在現代氣象觀測工作中,氣象站監測設備很常見。因為自動化的數據采集與傳輸能力,它能產出大量氣象信息,為氣象學、農業、航空、環境科學、能源等領域的研究和實際應用提供大量數據。
這類設備依托物聯網技術構建通訊框架,整體分為硬件和軟件兩部分。硬件包含各類傳感器、立桿、防雨控制柜、供電系統等;軟件則以云平臺為核心。傳感器負責采集各種氣象參數,經防雨控制柜中轉后發送至云平臺。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、電腦軟件或網頁登錄云平臺查看信息,也能接入可視化大屏、LED大屏等終端,遠程實時了解農業氣象的每一刻變化。
它的主要功能豐富多樣。首先能 24 小時在線監測氣象環境,像二氧化碳濃度、氣壓、雨量、風速、風向、光照強弱、空氣溫濕度、土壤溫濕度、顆粒物等參數都在監測范圍內,監測頻率可達到較高精度。
數據管理能自動存儲歷史數據,云平臺接收參數后會同步保存,存儲周期與傳輸頻率一致,同時支持任意時間段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的查詢、導出及打印。
當氣象參數超出設定范圍,比如氣溫過高或過低、顆粒物濃度超標等,設備會自動向氣象人員發出遠程報警,提醒方式有手機短信、電話、云平臺APP 等。
多套氣象站管理系統可接入同一云平臺,實現集中管理,方便對多個氣象站的各項參數進行集中監測。
另外還支持接入網絡攝像頭,讓監控畫面與氣象參數同步傳輸、同屏展示,實現視頻監控。
賬號管理上,允許添加多個賬號共同管理云平臺,還能為各賬號分配不同權限,實現一個賬號管理多設備、一設備被多賬號管理的靈活模式。
設備支持二次開發,可定制不同風格的私有化平臺,提供服務器API接口供二次開發使用,拓展功能的同時,還能接入智慧農業、智慧水利、水肥一體化、節水灌溉等系統。
該系統的特點有:能實現無人值守監測,可根據現場情況選配合適的傳感器,遠程自動完成測量,無需人工頻繁往返;通訊網絡兼顧有線和無線,能結合現場網絡環境選擇合適類型,適應各種場景;供電方式多樣,既可用電源線,也能靠太陽能,太陽能供電在低功耗狀態下,即便連續陰雨也能工作較長時間,對應用場景的供電系統沒特殊要求;安裝多采用立桿或者壁掛式,簡單方便,管理云平臺是全中文界面,可以切換英文,操作簡單,容易學會。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yvgr.cn/xwdt/js/1688.html